三种常见的爷爷教育方式:
一、过分关注孩子。宝宝本来可以自己做的事情,比如吃饭、刷牙、换衣服,但却被家长代为其劳。过分的呵护,使孩子失去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。
二、过分监督孩子。害怕孩子出错,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,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。就极易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和惰性,以及对成人的不信任感。
三、严厉惩罚孩子。这种教育方法,源于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的教传统教育理念,他们觉得对孩子就要严格管教,批评多于鼓励,责罚多于奖励。这样的教育方式,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、自闭或叛逆心理。
那么,对于年轻父母而言,应该怎样应对隔代间的分歧,又把孩子教育好呢?
1.加强沟通统一认识
由于时代变迁,两代人的生活坏境和思想教育也发生了变化。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,年轻父母更多的追求智慧与个性的发展,而祖辈则追求道德与礼节的传承。
无论是哪一方,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。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,却难免会因为琐碎小事而发生矛盾,甚至是争吵。两代人需要及时沟通,才能有效解除误会。
大多数老人会认为,自己是“过来人”,各方面育儿经验要比年轻人要强。所以他们会主动要求来教育孩子。然而,祖辈教育往往会遵循他们的那一套,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容易出现两个问题,过分严厉与过分溺爱。
望子成龙的祖辈们,希望小孩子能够追随老一套的教育方式,顺从家人的一切成长计划和指挥。但这种看管式的生活方式,却容易让孩子出现性格孤僻等问题。与之相反,还有不少祖辈对孩子过分袒护与溺爱,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,他们都会去无条件满足,不仅让孩子失去不少学习独立的机会,还会形成孩子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的坏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