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来工子女上学,可以选择公办学校,也可留在农民工子弟学校。但由于公办学校学位有限而报名者众,每年都有许多家长因此失望。记者调查发现,非户籍的外地生在广州求学,无论在入学通道上,还是在升学通道上都存在许多高高的“门槛”。
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>>
图片来源于华盖
外地生幼升小困难重重
广州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大多集中在白云区、天河区和海珠区。记者走访白云区同德围发现,这里有11所中小学,只有同德小学、明德小学和明德中学3所公办学校,其他8所,如南方中英文小学、岭南小学、南方中学、泽德中学等都是民办学校,生源以外来工子女为主。天河区棠下容纳了6所农民工子弟学校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里部分学校还是九年一贯制,在校生超过千人。
在棠下旧猪场一巷,来自贵州的阿梁和妻子开了一家麻辣烫小店,而他们的孩子则在附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。阿梁并不知道哪间学校价格实惠,也不知道哪间学校的办学质量好,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,他匆匆忙忙花了1700元就报了“×立小学”的学前班,把小孩“塞”了进去就算完事。妻子对丈夫的这个“决策”很不满意,她觉得这个学校环境设备不是很好,奈何找不到更好的。
来自“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供给保障政策研究”项目的调查显示,广州市非户籍的外地生入读农民工子弟学校几乎成为主流,其中,白云区非户籍学生入读公办学校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比例是1∶2.46,海珠区的比例为1∶2.65,而天河区则高达1∶5.34,也就是说,6个外地生,5个入读农民工子弟学校,只有1个读公办学校。